變“輻”為“?!?| 食品輻照加工技術應用
輻照食品,可以上溯到上世紀。1958年,蘇聯批準用鈷-60照射抑制馬鈴薯發芽,并在世界上首次批準經輻照處理的倉貯谷物可供人食用。1970年,由聯合國糧農組織、國際原子能機構主持,世界衛生組織參與,24個國家共同制定了國際食品輻照計劃,對食品輻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研究,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,并于1976年第一次批準了雞肉、番木瓜、馬鈴薯、草莓和小麥五種輻照食品,之后又相繼批準了輻照稻米、魚、洋蔥、香料、鮮豬肉等輻照食品。
輻照食品加工技術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應用,而且我國對輻照食品也有非常嚴格的管理和規定。食品的耐輻射性可根據質量的可接受性來確定輻射劑量的上限,而輻射劑量的上限都是通過反復研究獲得的,可見輻照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充分保證的。相關資料可參考我國對食品輻照的劑量上限的規定:
《GB/T 18524-2001 食品輻照通用技術要求》
《SN/T 1887-2007 進出口輻照食品良好輻照規范》
相關關鍵詞:廣州食品輻照中心,廣州化妝品輻照中心,廣州藥品輻照中心,廣州醫療器械輻照中心